昔日市民餐桌常见的海肠已经成了海鲜中的贵族(资料片)。 李娜 摄
中国水产门户网据渔业部门粗略统计,山东烟台海肠的年产量在750吨左右,但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量。由于供不应求,3年间,海肠价格从每斤10多元涨到每斤70元。
海肠价高,市民连呼“吃不起”
“真是吃不起啊,海肠都五六十块钱一斤了!”曾经10多块钱一斤的海肠现在价格高居每斤60元左右,让不少烟台市民望海肠兴叹。现在,不仅市民餐桌上少见海肠,就是一般的饭店也少见海肠的身影。
18日,在红利市场海鲜区,鲅鱼黄花鱼摊位前人来人往,两个卖海肠的摊位却鲜有人问津。有过来询问价格的,一听报价就被吓退了。
干了5年海鲜生意的孙老板告诉记者,2010年海肠的价格基本在10多元一斤,2011年涨到了二三十元一斤。今年则是一天一个价,从35元涨到40元、48元、50元、55元、65元,最高的时候卖到70元。
据渔业部门粗略统计,烟台海肠的年产量在750吨左右,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量。
据经营者介绍,海肠价格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烟台海肠作为地方特产,在酒店的需求量不减,产量上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海肠捕捞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产量容易受天气影响,捕捞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增加也提高了海肠的价位。
烟台海肠都是野生的
海肠味道鲜美,价格却越来越高甚至可以和鲜海参相媲美。那能不能采取养殖的方式提高产量,让市民们享口福呢?
“目前还没有生产技术支持海肠养殖。”烟台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力勇说。对海肠进行多年研究的他坦言,不少水产工作者也想过对海肠养殖,但海肠的生长习性比较特别,在养殖技术上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烟台海肠到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水质中?分布在哪些海域?
“自然生长的海肠常常选择滩平、水浅,沙质或泥沙兼半的地质为家。而且,上层的沙质需要是黄沙,下层是黑泥沙才最好。”王力勇介绍,海肠对生活环境特别挑剔,只有水质和沙质都符合条件,它们才能生存。
从大区域来讲,烟台海肠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套子湾、崆峒岛至金山港等海域。退潮以后,幸运的市民就能在海滩上挖到鲜活的海肠。
渔业专家称,为烟台海肠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件好事。“选择有海肠自然分布的海域,有利于烟台海肠的增殖和保护。”
烟台海肠600年前就出名
老辈的烟台人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不了众多海鲜。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的渔民,每到大年,渔家人必吃的就有海肠。
有烟台老俗语这样说:“长久有余财。”这句吉利话的“长”指的就是海肠,“久”是韭菜,“有”是取了烟台方言中“肉”的发音,而“余”就是鱼,“财”就是做这些菜时的一些配菜。
“在老辈烟台人看来,有海肠有肉还有海鱼,这样过节才像样子!”王力勇说,这虽然只是一句吉利语,也充分说明烟台人对海肠的喜爱。
后来,在鲁菜的发源地福山,有厨师用韭菜或者韭黄炒海肠,并发展成为鲁菜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招牌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KY.COM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