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2015年前三季度罗非鱼出口量27.3万吨,出口额9.05亿美元,同比上年出口量微增1.1%,出口额降低10.9%。”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二届罗非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这组数据被公布出来。罗非鱼在出口量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出口额仍降低10%,可以看出,价格战早已打响。
不少媒体将罗非鱼行业目前所经历的一切称之为“寒冬”,但究竟采取技术升级差异化发展还是转产,整个行业都还在摸索中前行。
美国罗非鱼协会会长Kevin Fitzsimmons
出口低迷,价格下跌,新兴国家抢夺市场
《2015年前三季度渔业经济形势分析》的调查数据显示,受国际水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影响,今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遇到较大困难,我国水产品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从主要品种来看,罗非鱼订单少报价低,养殖积极性下降,今年投种、投苗量同比分别下降58%和24%。
然而,减产后的供求关系改善依然不够明显。美国罗非鱼协会会长Kevin Fitzsimmons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罗非鱼养殖产业,许多新兴国家与中国抢夺传统罗非鱼市场,综合导致了中国罗非鱼收购价格的下滑。与此同时,饲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公共事业的成本、土地价格、环境因素的成本、污染处理的成本以及各种税负等等均上涨,决定了中国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加。
Kevin抛出的“不少国家正大力发展罗非鱼养殖业”的说法很快得到证实。在此次罗非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缅甸可持续水产业发展项目主席Soe Tun就递出橄榄枝:“未来缅甸政府和养殖户都将继续扩大罗非鱼产量,我们有较低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欢迎大家同缅甸合作。”
“死磕派”要提高养殖技术,树立品牌
受到多方夹击的罗非鱼行业仍处在低谷阶段,不少养殖户或许在心里问过自己,到底还养不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更大的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盈利?
“使用改良的亲本和鱼苗、运用更有效的养殖技术、使用更好的加工方式和包装、扩大内需、更有效利用加工边角料、寻找罗非鱼利基市场。”Kevin告诉记者,中国养殖户和加工厂应当从这几方面来应对目前的局势,他认为,2000年左右国外出现的罗非鱼与蔬菜立体混养技术,也应当在中国逐步推广。
以色列爱伟资技术体系首席执行官David Yarden则进一步细化了Kevin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罗非鱼出口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品牌影响力不够以及价格竞争激烈。
“现在有的人认为中国鱼的品牌就是比较低科技、比较低劣,但我认为这不是真实的,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中国的罗非鱼现在做大了还不够,还要做得更好,有的技术该采用的都要采用,提升自己养殖的附加价值,建立自己的品牌。”David表示。
将罗非鱼产业从低价格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往高品质的良性循环路上引导,树立品牌成为业界公认的最佳转型方向,当然,树立品牌的背后还包含着更多的环节,如饲料、药物、调水的安全性,饲料免疫学技术的提升,增氧设备、生物絮团技术以及底排污技术的运用等等。
无锡渔愉鱼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悦悦
或许,也可以转产?
在罗非鱼行业整体低迷的时刻,此次罗非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讨论的出路,更多在于坚持,但也有一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试探地问,或许,也可以转产?
无锡渔愉鱼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悦悦认为,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罗非鱼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并非必需品。“就算中国的产量减掉一半,甚至不养罗非鱼了,美国的消费者还是有鱼吃,进口商还是有别的水产品可以采购。”李悦悦说,那么,面对这个产能过剩的罗非鱼产业,我们有两条出路,要么是做出更好的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差异化,要么,就退出、转产。
李悦悦认为,罗非鱼未来几年的发展恐怕都不乐观。“在国际市场上,站在采购商和消费者的角度看,中国罗非鱼可以说是无品牌、低附加值、无特色的产品,可替代性很强。” 李悦悦说,如果能做出差异化,比别人更好那就坚持,如果不能,尽早脱身,趁还有一点力气的时候转产,也是出路。
与李悦悦一样,海南通威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易刚辉也没法一眼看到罗非鱼行业的春天:“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来说,我们感觉明年开春以后,整个形势也不是特别乐观,起码明年上半年还是保持一种相对较低的状态在运行,究竟明年全年是怎样的一个态势还不好说,起码我觉得眼前一时看不到快速地转好的现象。”
虽然迎来春天的路途漫长,但业内对罗非鱼行业的未来依旧看好。“罗非鱼未来还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最重要的一种鱼,就和鸡在禽类里面的地位一样重要。” 就罗非鱼的未来,Kevin认为一是关于加工和烹饪要做更多的准备,二来还是要提高产品的服务能力。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KY.COM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