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引进斑点叉尾鮰,经过二十多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发展到我国大部分省市,其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和广东等地区均有大面积养殖斑点叉尾鮰。但2015年以来受国外相关法规政策的影响,鮰鱼的加工出口量逐年递减,使得国内市场逐渐得到开发,内消比例越来越大,近几年国内的鮰鱼养殖市场价格也处于相对平稳较好,斑点叉尾鮰养殖市场前景良好。目前却年年受到病害的困扰,特别是每年过冬之后,疾病是危害斑点叉尾鮰养殖最重要因素,每年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让养殖户痛苦不堪。
发病斑点叉尾鮰主要表现为:体表溃疡或圆形退色斑并附有水霉(图1);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图2);严重腹水(图3);套肠(图4);花斑肝、弥散性出血(图5);肠道内充满黄色或红色脓性粘液、肠粘膜出血(图6)等症状。
2017年现场走访和市场人员户反馈,雨谷时节,四川、华中、河南和华东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的鮰鱼疫情纷纷告急,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波全国性的爆发性疾病。四川、华中、华东、河南等斑点叉尾鮰主养区无一幸免,成鮰、苗种无不例外。发病速度快,发病死亡严重、发病范围广,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
▲四川乐山、仁寿
四川乐山区域是今年了解到最早发病的区域。据调查,普遍均为去年转塘放苗,年初先开始出现水霉症状,直至三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以体表溃疡,并附有水霉、套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死鱼,随着气温的回升,发病死亡愈加严重,死亡率在30-50%,多数养殖户在发病期间一直使用不同水产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且均未控制,甚至个别养殖户一个月的治疗费已达万余元。
▲河南中牟
据调查,河南中牟养殖斑点叉尾鮰水面占总水面约20%,今年四月初发现该病,发病率占整个中牟地区鮰鱼养殖的40%。从走访调查的塘口看,其死亡率在10-35%。
▲华东大丰
2017年4月初至5月中上旬,江苏大丰地区的斑点叉尾鮰开始爆发了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极广,部分区域养殖塘口发病率甚至高达100%;而且发病快,死亡率高,高峰期日均损鱼量可达3000-4000斤,部分塘口甚至高达10000斤/天。目前该地区发病塘口商品鱼被压价出售,商品鱼价值大大折扣,而且一旦发病无药可治,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该区域的鮰鱼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华中湖北
据了解,湖北天门、洪湖等地区,养殖斑点叉尾鮰从今年四月中上旬就开始发病,截止5月初,整体发病率在60-80%,其死亡率也高达30%左右,其中苗种、成鮰无一幸免。
经过对该疾病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四川、河南、华东多区域导致如此严重病害的均为同一种致病原,并与往年相同。
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类病害普遍是在斑点叉尾鮰过冬后,由于本来过冬养殖之后,鮰鱼自身免疫机能较差,加上三月至四月各地普遍天气较差,阴雨绵绵,昼夜温差导致的应激性进一步的造成其免疫机能下降,再加上前期水霉的感染,对病原易感性进一步增强,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因此,可以说气候、环境的改变、鱼体免疫能力的降低,养殖环境的应激、真菌感染、继发性细菌性的感染等,都与导致该病害的发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近年来受斑点叉尾鮰养殖效益好影响,养殖数量大幅度增加,放苗密度提高,投喂积极性增加,这可能是造成今年发病异常严重远远大于往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老、大、难”,通威在做什么?
通威早在2007年起就针对斑点叉尾鮰常见重大疾病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动保所、水产所和市场部多年的攻关、产品设计与市场临床应用,最终从营养抗病出发开发出了一种功能性饲料产品“鮰肠健”,相比普通饲料,“鮰肠健”更注重改善鱼体肠道肝脏健康,增强鱼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可让斑点叉尾鮰养殖远离疾病、远离药品,养出绿色、健康的高品质斑点叉尾鮰,极大保障了食品安全。
通威动保一直遵循的疾病防治理念是“以防为主、快诊早治、合理用药”,所以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重点还是应该在预防上。越冬之前和过冬之后的早春,如何快速、有效地恢复斑点叉尾鮰体质、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是提高斑点叉尾鮰成活率的关键,鮰肠健在养殖关键环节下足功夫。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KY.COM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