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主席George Chamberlain建议养虾场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作者/ Louis Harkell
编译/ 胡路怡
针对中国养虾业爆发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 1)问题,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主席George Chamberlain在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发表观点,认为中国本地池塘培育的种虾携带病原风险性更高。
Chamberlain称,最近某大型虾企在华南地区采集了209个样本,其中17%样本检测出SHI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系DIV 1的一个分支)阳性;18%检出EHP(肝肠孢虫)阳性;1%检出IHHN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坏死病毒)阳性;3%样本检出白斑病毒(WSSV)。
早在2018年,DIV 1曾在12%养殖虾样本中发现,反映该病毒的感染率上升了5%。
2016年,George Chamberlain在广州GOAL年会发表演讲(图:GAA)
“以上数据还不足以得出结论,但这揭示了中国南方地区养虾业的DIV 1发病率可能有所增加。”Chamberlain说。
Chamberlain认为,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可能间接性导致DIV 1病毒的扩散。“有报告指出,今年中国虾苗厂使用本地种虾的频率高于往年,这或许是因为进口种虾物流受到影响。从育种层面上说,池塘里养出来的种虾更容易携带DIV 1病毒,应该避免。”
“目前,尚无科学研究鉴定环境中的DIV 1潜在携带者,病毒在宿主外的存活时长也是未知。”Chamberlain说。
“在养殖管理操作上,每两茬养殖之间应适当地进行晒塘处理,进水要消毒,要控制人员和设备的移动,实施常规疾病检测。”Chamberlain建议。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KY.COM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