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3华南虾苗业观察(下)
福州大福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腾飞:进口亲虾的性状已发生改变
“进口亲虾的性状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大多数育苗场和养殖户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育苗和养成技术都没有相应地跟上,造成了现在养殖业的病害困扰。”福州大福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腾飞表示,育苗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育苗技术上的瓶颈。

“2012年第四届世界华人虾蟹大会上介绍OI培养的母虾重量达到70g”,何腾飞介绍,现在亲虾的性状已经改变,比如个体大、使用周期短(由原来的6个月到现在的4个月),就正大的亲虾来说,所产的卵体积比以前增加了15%,孵化速度快(无节幼体到P10由原来22天变成现在的17天)。整体上是育苗周期的缩短,要在17天内完成原先22天的营养供给,需要高密度集中投饵,但是单位水体承载力有限,育苗过程中所投的高营养高蛋白饲料就很容易产生饵料残余,对虾排泄物中弧菌增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何腾飞表示正大的虾苗场在仔虾阶段所使用的丰年虫中含有某种野生益生菌,该益生菌可以抑制弧菌。
不仅仅是育苗技术,养殖技术也应该在设备和管理上有所改进以适应虾苗的变化,何腾飞认为养殖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从放苗到4-5公分阶段为保育标粗阶段,接下来为成虾养殖阶段。保育标粗阶段约为30天,是养殖的关键时期,这个期间对虾蜕皮频繁,容易感染病害,但是现在的养殖很少有规范的标粗池,基本上都是用闲置的养殖池标粗,何腾飞建议每个虾池一对一地配备标粗池,期间给予虾苗一个稳定的环境、针对性的营养。何腾飞比喻道,优质的虾苗是一辆好的宝马车,种苗的保育阶段就好比车子的磨合期,种苗要发挥好的性能保育阶段的“磨合”是必须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